<rt id="15nrh"></rt>
    1. <cite id="15nrh"></cite>
        <rt id="15nrh"></rt>
        文章
        你現在所在的位置: 健康資訊 > 專家訪談 >

        預防高血壓 應從小就做起

        http://www.erinstocks.com  2009-08-28 10:59:15  四川新聞網  編輯:譚蕾蕾,樊娟

            四川新聞網成都訊(記者譚蕾蕾 樊娟)高血壓正肆瘧全球,嚴重影響全世界人的健康。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10幾億,中國已達2億,成都市區就有50多萬人患有輕重程度不同的高血壓,高血壓的發病年齡也日益年輕化;几哐獕汉笈c血壓正常的人比較,發生中風的可能增加4-8倍,冠心病增加2-3倍,腎臟功能不全增加2-3倍…….成都和全國中風死亡居高不下就是因為患者未很好控制高血壓,這些..駭人聽聞的數據,用鐵的事實證實了對高血壓及早預防和治療,已刻不容緩。文章目的在于提倡高血壓未病防治,突破了一般意義上的健康教育,對于注重身體健康的你來說,有必要認真閱讀。 

            我們很榮幸,訪問到我國著名的心血管內科專家張廷杰,就如何正確防治高血壓,聽取了他獨到的看法。張大夫說:“人們心理往往有個定式思維,認為防治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事,這是十分錯誤的!是因為高血壓與多種因素有關,常常逐步起病,早期并無癥狀,人到中老年被診斷為高血壓時,很可能已經損傷了血管和身體重要器官,因此,被稱為無聲殺手。所以,防治高血壓,必須從年輕的時候做起。 

            專家小資料: 張廷杰,主任醫師,成都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F任職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高血壓及相關疾病張廷杰專家工作室”(詳情見文章最后)。 

            必須“喊停”的不良生活方式     現在的許多心血管病,原因很多,除了遺傳、年齡等無法控制的因素外,主要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高鹽、肥胖或超重、少動、酗酒,還有吸煙、高脂、高熱量、低鉀與蔬菜不足、精神負擔過重等等,對高血壓來說,前四者尤其重要。 

            罪魁禍首——高鹽飲食: 
            菜肴里放鹽,的確可讓味蕾大大滿足,尤其是四川的年輕人最喜歡吃的火鍋、泡菜里含有大量的鹽分,過量的鹽攝入會導致不良的生理反應并引起某些疾病,特別是高血壓。這是因為鹽里面的鈉離子過多的被吸收入血后,引起水鈉儲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并能同時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血管腔變窄,也會引起血壓上升?梢赃@樣比喻為什么血壓會上升:當自來水管壓力不變時,把水龍頭堵住一半(管腔變狹窄),水壓增大,管子里的水就會從里面噴發而出。

            從防治高血壓的角度看,每日最佳的鹽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多數醫學研究認為,理想的攝入量為1.5~2.3克/天,但這樣的目標不太現實。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鹽攝入量<5克/天,中國高血壓聯盟根據我國的國情提出了每日攝入量<6克/天!

            過量飲酒 
            每日喝酒5錢以內,是可以被排出體外的。很多年輕人,喜歡三五個朋友相約一起去吃飯、上酒吧。每日喝酒而且酒量很大時,可以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體重和身體的其他變化,時間一久,就會引起肝臟與大腦等的病變。     張大夫認為,沒有高血壓的人酒可以少喝,每天不大于五錢,高血壓尤其血壓未控制者以不喝為宜。

            靜坐方式——缺乏體力活動 熬夜伴隨心理壓力 
            現代上班族的活動空間已越來越局限,大部分人每日長時間坐在椅子上;還有成都人喜歡打麻將;青少年喜歡上網;出門坐車等,都把大量時間置于坐位,極少體力活動。使身體功能減退,脂肪堆積,體重增加,血壓大大“提升”。 

            心理壓力和長期熬夜是兩對“好朋友”,常常攜手相伴。熬夜的原因不外乎是加班和游樂,保持高度心理壓力,也會使血壓飆升。

            超重與肥胖 
            避免超重與肥胖不僅是為了美觀,肥胖、尤其大量脂肪堆積腹部的向心性肥胖,是產生高血壓與心臟病的重要原因。脂肪里含有大量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損害心血管和身體重要器官,也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肥胖,尤其是小孩,是高血壓與心血管病產生的重要基礎,常常是過度營養,高脂飲食,與缺乏運動的后果,肥胖絕不是健康的表現,現在已經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必須從小時候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做起。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發表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明星靚妝

        心理

        美容化妝技巧

        整形

        版權所有 健康資訊網 不良信息舉報 admin@jknews.cn 業務聯系: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由發布企業負責,健康資訊網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快3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