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15nrh"></rt>
    1. <cite id="15nrh"></cite>
        <rt id="15nrh"></rt>
        文章
        你現在所在的位置: 健康資訊 > 中醫 >

        養生:入心深 則化人速

        http://www.erinstocks.com  2010-04-09 15:11:47  未知  編輯:admin

          從歐陽修宮聲數引以治幽憂之疾的案例中可以看到,選用合適的曲目和治療形式,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保健作用,正如歐陽修在《書梅圣俞稿后》中說:“凡樂,達天地之和,而與人氣相接,故其疾徐奮動以感于心,歡欣惻倫可以察于聲”。他在《國學試策三道》中亦說:“蓋七情不能自節,待樂而節之;至性不能自和,待樂而和之”。北宋司馬光提出“不爽于和”“不失其中”的養生之道,認為“樂極和”“禮極順”“夫樂之用不過于和,禮之用不過于順”“中和者,本也;容聲者,末也”。周敦頤對音樂養生也提出了“淡和”思想,他說:“故樂聲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綜觀以上,諸多古人均認為,“和樂”平心,“音樂者,流通血脈,動蕩精神,以和正心”的養生作用只有在優美動聽的“和樂”中才能達到!绑w育僅運動肢節尚得卻病之效,彈琴則并精神而陶冶之,此其所以壽歟?”這或許也是個中道理之一。

          與“和樂”相對,古人相信,不良樂律會導致人體罹患疾病,茍子明確反對“姚冶以險”的“邪音”,《論衡·紀妖篇》載師曠鼓琴的故事就表達了這一觀念:“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從西北起;再奏之,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墮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于廊室!焦硭祚 ,可見“邪音”確能致病。伶周鴆,也認為許多疾病是由于聽了不和的音樂造成的,指出“若聽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

          現代看來,選用優美精致的音樂確能獲得養生效果,一般說來,曲調平滑流暢、柔和溫婉、節奏舒緩適中、和聲簡單和諧、音色典雅古樸、音量輕柔盡現的樂曲,滿足了人的內心泰然的需要而達到養生目的。而類似古代“淫聲”的迪士高之類非但對養生無益,對一些心臟病、高血壓病患者是極為不宜的。故“和樂”平心,淫聲致病,音樂治療并非有益無害,關鍵在于樂曲的選擇,這也是我們在音樂養生中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

          孔子曾說“移風易俗,莫過于樂”,提倡以盡善盡美的音樂,通過禮、樂,達到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他認為音樂有利于創造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而良好的社會環境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的基礎。通過提高個人的素養和修養來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祥和澄澈,這種小而大之的社會效應正是音樂這樣一個小藝術帶來的大作用。

          音樂的養生(治療)作用可用“入心深,化人速”來形容,從現代中醫的養生角度看,具體可歸納為:

          導養神氣,宣和情志。無論從五行還是七情理論來看,音樂對情緒的調整作用都是直接而強烈的。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音樂對情緒活動的作用,與內分泌、植物神經系統、丘腦下部、邊緣系統有著密切關系,正是通過生理、心理的作用,音樂對不良情緒能夠節制、疏泄、移情。音樂是情感的語言,它使心靈的負擔減輕,緩和情感的自然烈性,清除其中的粗野和放蕩不羈,促使人們在優美的旋律中向安和的態度轉化,達到節制作用。好的音樂還可以通過情緒的疏導把積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緒宣達發泄出來以恢復心理平衡。音樂的感染力還能讓人們寄托情懷,怡養心神,超脫煩惱。

          改善行為,開發智力。音樂能使人全身心投入,它是一個訓練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的過程。疾病狀態下,音樂可使患者增加生活樂趣,增強自信心和生活能力。音樂實踐還能通過刺激大腦邊緣系統增強記憶力,改善智力。

          強化氣質,提升價值。音樂是一種怡情悅性的藝術,它能夠提高想象和聯想,在欣賞、創造的過程中,藝術的熏陶必然使你獨具靈性,氣質得到強化,而流連于高雅中,人生價值也必然得到提升。

          《黃帝內經》說:“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痹诂F代的中醫養生中,采用各種綜合方法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音樂療法在中國發展未盛,卻不可否認它是奇葩一朵。中醫理論與音樂養生(療法)有著淵遠的根源,但歷史上音樂被作為儒家教化工具而淡化了醫學效用,發掘研究和發展這一傳統療法,有助于構建中醫身心治療學。因此,如何將音樂療法與傳統的中醫理論有機結合,大力發展和完善音樂電針療法、音樂氣功療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療法是一塊廣闊空間。繼承精華,開拓創新,作為中醫工作者,責無旁貸!耙魳分蓙碚哌h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災,終其壽,全其天!庇谩洞髽贰分械倪@段話作為結語,未必對音樂養生做出全面總結,至少能說明這篇文章的主旨,音樂養生的中醫源流久遠,和、中、淡、適的中醫音樂養生之道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關搜索:
        發表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明星靚妝

        心理

        美容化妝技巧

        整形

        版權所有 健康資訊網 不良信息舉報 admin@jknews.cn 業務聯系: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由發布企業負責,健康資訊網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快3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