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15nrh"></rt>
    1. <cite id="15nrh"></cite>
        <rt id="15nrh"></rt>
        文章
        你現在所在的位置: 健康資訊 > 育兒 >

        婆婆—媽媽,交替互補的養育模式(2)

        http://www.erinstocks.com  2010-07-20 14:38:45  39健康網  編輯:admin

          如果周末我要在家干點兒家務或者在電腦上查資料,女兒也能一個人看書、畫畫、折紙,聽CD故事,特別踏實、安靜,這和我媽媽帶她的方式有關,我媽媽身體不太好,基本是半臥在床上看著她,但是會給她安排豐富的“靜課”內容,教會了她怎樣自己玩耍。我覺得婆婆和我媽媽看孩子的模式其實和所有的幼兒園、小學的課程設置很吻合:有動有靜。

          只不過間隔的時間長了點兒,是一個月而不是一節課,呵呵。但這不也對孩子的發展很好嗎?!從孩子成長的整體過程來看,一個月也不算長,這樣的輪替很均衡。(果兒媽,女兒3歲)

          鬧心事之四:一收一放  一個老太太是護駕天王,時刻不離孩子左右,幫孩子“護”玩具,呵斥淘氣的欺負人的小朋友,幫孩子“爭”滑滑梯的機會……另一個老太太則是袖手旁觀,只熱衷于和其他老太太聊天說笑,不管孩子怎么被欺負、被小朋友冷落都不動聲色。只要沒危險,外出活動時基本“隱形”。

          “專家”答疑  我們家姥姥心重,特別怕外孫受欺負;而奶奶心寬,覺得小孩子之間還不就是打打鬧鬧,談不上什么欺負不欺負。其實這兩個老人的做法恰恰給了孩子非常好的交往培養:一個實地指導,一個則給了孩子自己實踐的機會。

          我發現小洋就經常在姥姥看他的時候一邊得意洋洋地享受不吃虧的玩耍,一邊用心看和記;在奶奶看他的時候把姥姥的“吵架”戰術自己應用起來。有好幾次,我發現他跟小朋友“講理”時的口氣和表情和他姥姥完全一樣,我站在旁邊都忍俊不禁。

          只不過小家伙在姥姥看他的一個月里出去玩總是盛氣凌人,奶奶帶他出去玩他就會“乖”得不行,要帶上好幾個玩具討好小朋友,什么時候他自己明白了“勝不驕”的道理,可能會和小伙伴相處得更加融洽吧?!(Elsa_dream,兒子2 歲)

          編后由完全不同的“婆婆媽媽”帶出來的孩子,上幼兒園也會適應很快,和小朋友的交往也更加得心應手。這樣說來,似乎這些鬧心事倒都成了優勢。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發表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明星靚妝

        心理

        美容化妝技巧

        整形

        版權所有 健康資訊網 不良信息舉報 admin@jknews.cn 業務聯系: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由發布企業負責,健康資訊網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快3网址